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23号)
6月13日零時起,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别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依照《傳染病防治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規定,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現将優化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優化調整小區管控措施。繼續做好小區值守,增加小區出入口,以方便群衆生活。郵政、快遞、外賣、家政、裝修、搬家、房屋中介等生活服務業人員持健康碼綠碼通行,并進行信息登記。有序開放社區(村、組)的室内外體育健身及文化設施。對進出小區健康碼異常的人員,由社區工作人員按聯防聯控機制處理。
二、優化市内公共交通管控。繼續落實公共交通、出租車和道路客運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通風消毒、人員防護及體溫檢測、佩戴口罩、留觀區設置、發熱乘客移交和信息登記等防控工作。
三、穩步推進複學複課。分批組織高校、中小學校、托幼機構等全學段、全面複學複課,同時加強教室和校舍通風換氣、清洗消毒及内部管理措施;入學時建議室内佩戴口罩,一段時間經當地疾控機構評估後可不戴口罩,教師授課時可不戴口罩,室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可不戴口罩。
四、有序開放文體娛樂休閑場所。在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嚴格消毒通風、測溫掃碼、保持社交距離、科學佩戴口罩、完備應急預案的前提下,有序開放影劇院、遊泳館、遊戲遊藝廳、網吧、棋牌室、培訓機構等文化、旅遊、體育、休閑娛樂場所,并視情況動态調整人員限流。
五、有序恢複會展、體育賽事和演藝活動。在落實主辦方主體責任,嚴格消毒通風、測溫掃碼、保持社交距離、科學佩戴口罩、完備應急預案的前提下,可舉辦一定規模的會展、體育賽事和演藝活動。
六、恢複餐飲住宿商場集市等城市功能。在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做好通風消毒、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全面恢複餐館、酒店、商場(店)等場所營業秩序,開放符合防疫要求的農(集)貿市場。
七、持續做好監測排查。加強發熱門診監測和閉環管理,落實首診負責制和24小時值班制,充分發揮預警前哨作用;做好預檢分診和發熱病人診治與管理,杜絕院感事件發生;嚴格做到發熱患者、住院病患和陪護人員、境外及市域外中高風險地區來(返)漢人員等重點群體核酸檢測必查,并按常态化防控措施嚴格管控,其他外地來(返)漢人員自願查,普通門診病患不需查。
八、堅持常态化防控和應急管理有機結合。按“四早”要求,一旦發現疫情,迅速啟動聯防聯控應急響應機制,科學劃定防控區域範圍至最小單元(如樓棟、病區、居民小區、村組等),并視情形逐級強化管控措施和升級應急響應級别。
九、科學佩戴口罩。落實好《公衆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養成随身攜帶口罩的習慣。醫療機構、出入境口岸、隔離場所等職業暴露人員,醫院就診、陪護探視人員,罹患任何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普通感冒等)的人員,以及前往人群擁擠、通風不良的室内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應随時佩戴口罩;在保持社交距離情況下,戶外可以不戴口罩,在消毒通風良好、嚴格健康監測的室内場所(包括會議)可以不戴口罩。在人員密集區域設置醒目标識,提醒并引導市民佩戴口罩。
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出行、文明用餐、文明如廁;勤洗手、勤通風、少聚集;使用公筷公勺、采取分餐制。人人動手,垃圾分類,科學除害,清潔家園;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健康創建,提升文明健康素質,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環境,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
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