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處舉辦《臨床檢驗标本采集質量控制》和《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治策略》培訓
2016年8月31日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呼吸内科張建初教授、我院檢驗科王意技師在學術報告廳分别進行了題為《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治策略》和《臨床檢驗标本采集質量控制》的培訓。口腔颌面-頭頸腫瘤外科,颞下颌關節、唾液腺及唇腭裂外科,口腔颌面創傷與整形美容外科,麻醉科全體醫護人員參加了培訓。
王意技師援引相關文獻統計,重點介紹了産生不合格标本的主要原因(包括抗凝标本凝固、标本量少、标本溶血、标本脂血、标本無唯一性标識等),并一一介紹了輸液同側抽血、乳糜血、飲食、藥物、生理狀态對血液檢測結果的影響。
張建初教授自2005年進行肺栓塞相關臨床基礎研究,并取得不斐成效。在講座中,他從專業角度運用大量流程圖和量表詳細介紹了PE、臨床診斷流程、臨床可能性評估、初始危險分層和治療策略,尤其是如何有針對性進行抗凝治療與溶栓治療。大家一緻認為,醫療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必須加強臨床科室與醫技科室的溝通協調,從而有力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最後,張建初教授與在場醫護人員進行了深入的問答互動交流。
質控辦尚姝環主任表示,感謝張建初教授帶來他的研究成果和臨床實際經驗;在實際臨床工作當中要嚴抓檢驗各個環節的質量,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确性。
醫務處 沈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