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半年洗次牙 時尚更健康

 楚天都市報副刊訊 □本報記者晏雯  通訊員蔣楚劍 孫曉言


受訪專家:8858ccl8利官网牙周科常務副主任曹正國教授

        秋季到來,天氣幹燥。不少朋友的牙龈“鬧情緒”,出現牙龈出血的情況。秋季幹燥,牙龈愛出血是正常現象嗎?潔牙是否有助于改善牙龈出血的情況呢?8858ccl8利官网牙周科常務副主任曹正國教授表示,多數情況下牙龈出血是牙周炎症的早期信号,可以通過潔牙的方式減輕炎症。

現象
        為牙齒“洗澡”漸成時尚

        “早上咬一口蘋果,發現牙龈出血,果肉沾上了點點血迹。”最近幾天,牙龈出血的狀況讓車模李小姐倍感煩惱。上網一搜,不少網友表示:輕微的牙龈出血經過洗一次牙,就可能改觀。此外,李小姐還查到不規範的洗牙,還可能感染艾滋等疾病。
        洗牙在很多西方國家是一種很普及的常規口腔保健,人們每年都會定期找自己的口腔醫生為自己的牙齒“洗澡”。曹正國教授介紹,目前醫院常用的超聲波潔牙(俗稱“洗牙”),是通過超聲波潔牙機産生的高頻振動去除牙石、菌斑和色素沉着等局部緻病因素,減輕牙龈炎症,使牙齒美觀,口腔舒适,有效地維護牙周健康。
        在8858ccl8利官网潔牙中心,每天都要接診50多位潔牙者。洗牙人群以金融白領、銷售精英、高校學生為主,也有一家三口定期洗牙、生意夥伴相邀洗牙的情況。洗牙已經成為人們喜愛的口腔保健方式。

誤區
       避開誤區,科學洗牙

       誤區1:“我每天都認真刷牙,不需要洗牙。”
       通常情況下刷牙隻能清除70%的菌斑。曹正國教授指出,有些牙刷刷不到的部位,如牙縫、龈下等處,菌斑容易堆積。牙菌斑會與人唾液中的鈣磷離子結合鈣化成牙石,二者是大部分牙痛、口臭、牙龈出血、牙齒松動脫落等的罪魁禍首。而牙結石是刷牙不能“刷掉”的,隻能通過“潔牙”清除,
       誤區2:“洗牙會讓牙齒松動。”
       洗牙後出現牙齒松動的情況在牙結石比較多的患者中容易出現。曹正國教授介紹,其實松動現象并非洗牙本身所緻。這些患者本來牙周病就較重,牙槽骨已吸收,牙齒已經松動。由于牙石的“夾闆效應”而得到暫時的“支撐”,平時感覺不到牙齒松動。牙石被“洗掉”後,牙齒變得“孤立”,于是又重新出現了松動,實際上洗牙正是把導緻牙齒松動的因素去掉,對松動的牙齒還應該采取進一步的牙周治療。
       誤區3:“洗牙會損傷牙齒。”
       洗牙是靠超聲波的高頻振動來擊碎牙石,超聲洗牙機頭本身對牙齒沒有切削功能,正确規範操作是不會損傷牙齒的。洗牙之後一般都要進行抛光,可以彌補一些細微的粗糙面,否則很容易色素沉着或沉積牙石。
       誤區4:“洗牙後牙縫變大了,牙齒變長了。”
       有些人洗牙後感到牙縫變大,那是因為牙結石的堆積、牙龈的炎症會導緻牙龈的局部腫脹填塞牙縫。曹主任解釋,洗牙後去除了牙石,牙龈腫脹逐漸消退,牙縫就變得明顯了。舌頭舔起來牙齒的輪廓也更明顯,感覺牙齒變長了。如不及時除去牙石,牙龈會進一步萎縮,牙周病會進一步發展,最終牙齒脫落。
       誤區5:“洗牙過程容易傳染疾病。”
       80%-90%的患者在洗牙的時候伴有牙龈出血,在不規範的醫療機構,如果洗牙的器具沒有徹底消毒滅菌或者洗牙器械并非一人一用一更換,極易導緻交叉感染,容易感染乙肝病毒、艾滋病等。曹正國教授建議,有潔牙打算者一定要選擇正規醫院,正規醫院消毒滅菌嚴格、醫生操作規範,潔牙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換,可以避免傳染疾病。

總結
       牙周保健亦很關鍵

       防止牙龈出血,預防牙周病,關鍵是要樹立牙周保健的觀念。曹正國教授指出,一般人隻知道牙齒不知道牙周,牙疼了才去醫院看牙,因此樹立牙周保健的觀念至關重要。
       除了要有牙周保健的觀念,曹主任還建議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首先,每天早晚刷牙,如果有條件,每頓飯後刷牙。刷牙不僅是刷“牙”,重要的是龈溝和牙縫,刷毛與牙面呈45度角,刷毛頭指向牙根方向,使刷毛進入溝縫中,短距離橫向顫動然後豎刷。
       第二,選用一些家庭保健品,如牙線、牙縫刷,有條件的還可選購牙龈按摩器、沖牙機等。牙線、牙縫刷可以清除牙齒間隙殘留的軟垢和食物殘渣,配合牙刷使用,效果更好。
       第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少飲酒。
       第四,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建議每年定期進行2次口腔檢查,每半年洗牙一次。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fk/20131029/ctdsbfk218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