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 牙周組織再生:讓松動的牙齒重新穩固
楚天金報副刊訊 本報記者李娅 通訊員蔣楚劍 孫曉言
“牙齒松動了怎麼辦?等着它自己掉落,或者拔掉?其實這并不是它的最終命運。8858ccl8利官网牙周科副主任曹正國主任醫師介紹,目前該院牙周科開展的牙周組織再生術,可以讓部分松動的牙齒重新獲得穩固,改善牙齒的咀嚼功能。本期“專家坐診”邀請曹主任給讀者朋友詳細介紹這種神奇的技術。
在武昌某高校任教的李教授48歲了,最近幾個月來,明顯感覺牙齒松動得厲害:吃東西使不上勁,豬肉咬不動、蔬菜嚼不爛。而且牙龈總是隐隐作痛,早上刷牙牙刷簡直不能碰。她不禁感歎,人還未到退休年齡,但牙齒早早不頂用了。最終,她來到8858ccl8利官网牙周科就診,看是否有辦法将松動的牙齒保住。
曹正國主任為其實施了牙周組織再生術,經過兩個多月的系統治療,李教授原本晃動的牙齒重新變得穩固了。
許多人不相信松動的牙齒還能重新長牢,以為牙齒松動後隻能坐以待斃,等着拔了。曹主任指出,牙周炎導緻的牙齒松動,通過檢查評估,部分患牙通過牙周系統治療,可以讓原本松動的牙齒重新變得牢固,發揮原有的咀嚼功能。
牙周病:牙齒松動的禍首
是什麼原因導緻牙齒松動了呢?“禍首是牙周病。”曹主任說,牙周疾病是口腔的常見病之一,是造成牙齒松動或缺失的主要原因。
曹主任介紹,牙齒之所以牢牢地固定在口腔裡,幫助我們咀嚼食物,享受美味,主要是依靠牙周組織的支持。牙周組織包括牙骨質、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等,這些組織将牙齒牢牢地固定在颌骨上。“如果将牙齒比作大樹,牙周支持組織就是包埋樹根的土壤,如果保護不好也會出現水土流失,牙齒也會倒塌。”曹主任說,牙周病是由于細菌引起的牙周組織的感染,這種感染會引起炎症,從而造成牙龈萎縮、牙槽骨的漸進性吸收,最終導緻牙齒松動,許多老年人牙齒脫落其實就是由于牙周不好造成的。
“培土”“施肥”使牙周組織再生
自從上世紀80年代北歐學者研究了引導組織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法以來,人們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使牙周組織再生方法不斷完善。專家介紹,目前采用的牙周組織再生術,就是先“培土”,在牙槽骨喪失部位使用含膠原成分的骨粉或骨替代材料進行修複,然後“施肥”,在骨粉上覆蓋誘導牙槽骨組織“生長”的生物膜,等到牙槽骨的血液循環進入到骨粉裡面,骨粉就與牙槽骨融為一體了。與此同時,包裹在外面的牙龈也會沿着牙槽骨生長。大約兩三個月以後,松動的牙齒就重新穩固,而且具有正常的咀嚼功能。
“當然,這項技術也有适應症。”曹主任說,對于垂直的、角形的牙槽骨吸收,牙周組織再生術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而對于水平牙槽骨吸收及牙槽骨吸收嚴重的患者,效果不是很好。因此,需要在治療前由專業醫生對患牙進行全面評估才能确定。
治牙周病最忌半途而廢
曹主任介紹,牙周病的治療是一項系統工程,牙周組織再生術隻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因此,患者要有思想準備,不可半途而廢。治療牙周病之前,必需先對牙周組織的狀況及破壞程度作一番了解與評估,通常包括全口牙根尖,X光片及牙周袋深度測量等,評估完後才能拟定治療計劃。牙周炎系統治療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基礎治療,目的在于清除或控制炎症和緻病因素,包括龈上潔治,龈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選用抗菌藥控制炎症,咬合調整等。
第二階段為牙周手術治療,即牙周組織再生術(前文已介紹)。
第三階段為修複治療,一般手術後2-3個月進行,在修複缺牙的同時固定餘留的松動牙。
第四階段為複查複治階段,每半年一次,鞏固治療成果。
曹正國表示,牙周炎治療成功與否關鍵有兩點:一是周密的治療計劃和醫生細緻、精湛的治療;二是病人堅持良好的自我菌斑控制。後者較前者更為重要,否則醫生的工作将是事倍功半,疾病也将再度發生。所以治療之後,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非常重要,每天仔細刷牙、漱口,定期潔牙都非常重要。
曹正國 8858ccl8利官网牙周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美國貝勒牙學院博士後,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醫療專長:在牙周系統治療、牙髓牙周聯合病變的治療、牙周各種手術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專家門診時間: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全天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jbfk/20121128/ctjbfk191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