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愛的序列
文/圖 記者崔逾瑜 新聞研修班學員譚雪嬌 通訊員蔣楚劍 孫曉言 實習生李丹
有一群孩子,帶着上帝的吻痕降臨人世,成了唇腭裂嬰兒。那些“吻痕”,傳說是愛的印記。
有一種序列治療,是國際公認的治療唇腭裂最有效的方法,患者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随着生長發育的每一階段,治療其相應的形态、生理、心理缺陷。這,需要愛心與耐心。
9月底,記者走進全省唯一能為唇腭裂患兒提供序列治療的8858ccl8利官网,直擊序列治療過程,感受貫穿始終的愛與責任。
外科大夫:用手術刀精雕細琢
傅豫川(右)在做手術
9月27日上午9時,8858ccl8利官网11樓手術室内,8個月的唇腭裂患兒睿睿在麻醉藥的作用下,安然入睡。
為睿睿手術的是國内著名唇腭裂專家、唇腭裂中心主任傅豫川教授。在2.5倍數的佩戴式顯微鏡下,傅豫川專注于手術燈下睿睿的鼻嘴。那是一張小小的嘴,上唇正中豁開了一道大口,兩顆初生的小門牙暴露在豁口兩側。隻見傅豫川接過一支無菌筆,在睿睿唇部畸形處圈圈點點,描畫手術切口,然後注射腎上腺素和鹽水。
手術真正開始。傅豫川小心地将畸形部位打開,剪去口腔附着物,然後縫合至原位。近兩個小時後,神奇之手讓奇迹發生:睿睿唇部“豁口”成功閉合,兩顆小門牙各就各位。
唇腭裂手術沒有竅門,隻有精細。按常規,修複唇裂後要将患兒的人中部位恢複至5毫米,而傅豫川可以精确到3毫米。此外,為了調整唇部對稱性,每一針的進針深淺、針距都可能不一樣,其精細程度不言而喻。“有時一毫米的差别,足以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傅豫川說。
從醫30年,傅豫川已為13000餘唇腭裂患兒成功進行修複手術。對他來說,這不是手術,而是美的創作。
正畸醫生:術前術後的把關人
賀紅在做術前檢查
9月28日,13歲的小許在媽媽的陪同下到正畸科複診,正畸一科主任賀紅正在診室等候。對于從小就接受序列治療的小許來說,醫院是個熟悉的地方,看到賀紅,他親切地撲入其懷中。
“我下個月就拆牙套了!”小許咧嘴一笑,露出兩排整齊的牙齒。
小許是福建人。在他出生幾周時,因為口鼻相通,吃奶異常費勁,白天黑夜哭鬧不止,家人便找到賀紅做腭托治療。兩個月的腭托治療,對好了裂縫兩邊的骨頭,封閉了口鼻之間的縫隙。随後,小許接受了一期唇裂修複手術。
“每一次正畸都是為唇腭裂手術做準備,或者鞏固。”賀紅說。小許9歲時,戴上了牙套,将兩段牙槽骨之間的弧度恢複到位,又如期進行了牙槽骨裂縫植骨手術。手術後的兩三年,小許換完牙,面臨着部分牙畸形或缺失,于是進行最後的牙齒矯形。
在賀紅的病人中,有許多唇腭裂孩子和小許一樣,從一出生就開始分階段地進行正畸治療,直到成年。
語音師:用耐心消除言語障礙
“思思,我們來一起玩吹泡泡的遊戲好不好?”
4歲半的小女孩思思拘謹地點點頭。
唇腭裂語音治療室裡,治療師陳慧蘭正和患兒思思做“遊戲”。陳慧蘭拿出兩個水杯和吸管,倒上水,“咱們比比看,誰吹的泡泡又大又多。”
思思鼓足勁,一連吹了好幾個泡泡,5秒鐘,停了下來。再吹,沒一會兒,又停下。陳慧蘭一邊吹,一邊觀察思思,她其實在對思思進行唇腭裂手術前的語音評估。
陳慧蘭告訴記者,對于唇腭裂患兒來說,語音治療是最關鍵的環節。“通過手術和語言訓練,超過90%的患兒都能達到正常人的水平,所以我們對孩子要充滿信心,要多一些耐心。”
心理醫師:用愛撫平心靈創傷
如果将唇腭裂序列治療比作一場戰鬥,那麼心理治療便是一片沒有硝煙的戰場。吳玲是團隊中的心理治療師。
9月29日,一名15歲女孩來到醫院。女孩愛美,由于接受不了唇腭裂手術後留下的疤痕,不停地寄望于手術。在做過4次修複手術後,女孩仍不滿意,覺得自己是個醜八怪。
聽了女孩的哭訴,吳玲什麼都沒說,笑着從身邊拿出一張白紙,問:“這是什麼?”女孩答:“這是一張白紙。”然後吳玲用手中的筆在白紙中間點了一個小黑點,繼續問:“這又是什麼?”“這是一個小黑點。”
“不對。這還是一張白紙,盡管有點瑕疵。”吳玲微笑着說,“就像你,疤痕隻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黑點,如果你過分關注它,就會放大小黑點,如果你忽略它,那它絲毫不影響你的人生。”
吳玲每天穿梭于病房,安撫患兒及家屬受傷的心。“對于唇腭裂患兒來說,身體上的缺陷容易修複,可是心裡的傷口卻很難愈合,希望社會能給他們更多包容和關愛。”
記者手記:特别的愛 給特别的你
湖北日報訊 崔逾瑜 譚雪嬌
浏覽過傅豫川唇腭裂咨詢網的人,都會對一張圖片印象深刻。一隻溫柔的大手,輕握一個嬰兒的小手,那是傅豫川和他剛出生7天的唇裂患兒。
圖片下還有一段文字:“上帝相信你們是一對特别有愛心的父母,于是送給你們一個特别的孩子;上帝希望我們成為一個特别具有愛心的人,于是賦予我們一個特别的職業。”
這個職業與美學交融,與愛心緊扣。外科大夫、語音師、心理醫生、正畸醫師、傷口護士、兒科醫師、麻醉師等,組成一支特别的團隊,用愛心、細心和耐心,給那群特别的孩子特别的愛。口腔颌面外科專家楊學文,妙手開展牽引成骨術等一例例先進的正颌外科手術,幫助因唇腭裂造成颌骨畸形的孩子美麗變臉;小兒麻醉師劉可斌,面對手術台上弱小的身軀,仔細掂量麻藥的劑量,完成一萬多台麻醉不曾有半點差池。
他們,有着共同的誓言:我不敢亵渎職業的神聖,不敢懈怠有限的生命,我要用技術和愛心去滋養唇腭裂孩子生命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