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乳牙“壞了”,媽媽千萬别大意

 

 

楚天都市報訊 文/圖:記者晏雯 通訊員蔣楚劍

出鏡專家


 

 

宋光泰,8858ccl8利官网兒童牙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亞洲兒童口腔醫學會(PDAA)理事、湖北省口腔醫學會理事、武漢口腔醫學會秘書長。擅長各類兒童口腔疾病的診療。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一到周三全天應診
咨詢電話:027-87686211

“孩子乳牙總是會換的,沒必要花錢治療”、“孩子牙齒不齊,是個小問題”……孩子出生後,家長們精心呵護他們的飲食起居,孩子病了,打針買藥更是從不吝啬,但是對于孩子的口腔問題,家長們卻往往是能拖一天算一天。本期《名醫會客廳》,我們走進了8858ccl8利官网,就兒童牙病的相關問題與該院兒童牙科主任宋光泰教授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疑問一 乳牙總要換的,到底要不要治?
專家觀點:不能薄待乳齲牙

典型案例

張女士的女兒洋洋7歲了,張女士對孩子的口腔衛生不太重視,孩子有時晚上會吃糖,有時偷懶不刷牙,她也沒太去管,她認為“孩子乳牙蛀掉了,不礙事,反正要換牙了,沒必要花錢治療!”以前洋洋隻是吃東西的時候食物塞在裡面覺得不舒服,但是近段時間那顆牙痛起來了,并且有時候不吃東西也痛。

宋光泰教授介紹,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一個錯誤觀念:反正是要換牙的,爛了就爛了,不用管它。這樣一來,兒童就受到牙痛的困擾,身心發育受到影響。宋光泰介紹,人類的乳齒列有20顆乳牙,恒齒列有28-32顆牙齒,其中有20顆為乳牙之繼生齒,用以替換乳牙。乳牙存在口腔中短則5年,長則十一二年,它對孩子有諸多好處:一是咀嚼食物;二為了發音及美觀,因乳牙期是兒童為學習正确發音以及建立自信心的關鍵時刻;三是誘導恒牙萌發:乳牙在适當時期會脫落由恒牙取代,若有乳牙的誘導及維持适當的空間,則恒牙得以順利萌發;還有,促進颚骨正常發育及口腔空間維持等。
就臨床診療經驗看,很多小朋友乳牙出現蛀洞現象,可能引發牙髓炎或牙根尖周炎,會影響以後恒牙的萌出,導緻恒牙長出後牙硬體組織不牢固,容易損壞。如果乳牙過早或延遲脫落的話,恒牙就會位置不正或長不出來,使得牙齒排列不齊、咬合不正,影響咀嚼或牙齒美觀。
宋光泰教授建議,小朋友應在1歲時就接受牙科檢查。

疑問二 六齡牙是顆什麼牙?
專家觀點:勿将恒牙當乳牙,注意保護“六齡牙”

典型案例

最近,10歲的浩浩總嚷嚷着牙疼得厲害,這次他在媽媽的陪同下找到宋光泰主任。經檢查,浩浩是右下六齡牙的齲壞引起的牙髓炎。于是,宋光泰主任告知家長這是恒牙,需要及時治療。
聽到這些,浩浩媽媽很不解地問:“我兒子的這顆牙齒還沒有換過呢,怎麼是恒牙?我還以為這是乳牙,要換的,一直也沒有帶他過來看,他最近總是叫痛才過來。醫生你是不是弄錯了啊?”臨床上,像浩浩媽媽這樣誤将六齡牙當成乳牙,不加重視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

宋光泰教授介紹,人的乳牙一般在2歲半時全部長出,到了五六歲時,其他恒牙還沒有絲毫動靜,而上下四顆乳磨牙的後方卻悄悄長出第一顆恒牙,因為多發生在6歲,所以被稱為“六齡牙”。由于它萌出早,不替換任何牙齒,很多家長誤以為它是乳牙而忽視了對它的保護。
宋光泰指出由于六齡牙萌出早,而此時又是兒童不太注意口腔衛生的年齡,加之在這個年齡組的孩子又特别喜歡吃含糖食品和高糖飲料,緻使六齡牙很早就受到損害。由于孩子幼小,缺乏自我保健能力,若家長也不注意,往往是到了牙痛時才去就醫,但為時已晚。就診時,往往再不是單一的齲齒,大多數兒童都合并了牙髓炎,治療時需抽掉牙髓,經治療後,失去活力的六齡牙雖仍能行使功能,但脆性增大,随時都有遭到繼續破壞的危險。失去了六齡牙,孩子的咀嚼功能大為下降,牙齒磨碎食物的能力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全身健康。
既然“六齡牙”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它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牙齒萌出後的頭幾年,盡量每半年做一次健康檢查,發現齲洞,立即填補,不要讓齲洞擴展。同時,注意培養兒童正确的刷牙習慣,可使用含氟牙膏,增強牙齒的抗齲能力;第二,在患齲敏感期,即6~9歲,做“窩溝封閉”。窩溝封閉是一種防齲的方法,用一種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塗在牙點咬面的窩溝隙内,材料硬固後,可長期保留在窩溝隙中,隔絕了食物和細菌進入窩溝内引起齲齒的發生;第三,齲壞嚴重,牙髓已壞死的,也不要輕易拔除,可請醫生做根管治療後保留。

疑問三 等孩子長大了再做牙齒矯正?
專家觀點:根據情況,适時矯治畸形牙

典型案例

君君由媽媽陪着一起參加我們的名醫會客廳。宋主任檢查發現,君君的牙齒保護得還可以,并沒有發現齲齒,但君君的問題在于牙齒有些錯位,參差不齊。
“孩子現在7歲,小時侯牙齒還可以,可現在卻一點都不齊,前後不一,不知何時給孩子矯正牙齒才最合适?如果現在不治療,孩子在自然換牙的時候牙齒會變齊嗎?”一見到宋主任,君君媽媽便抛出了她最關心的問題。

目前我國超過30%的兒童有牙齒參差不齊的情況。宋光泰教授介紹,有很多家長都覺得牙齒不齊不算是大毛病,其實不然。
第一,牙齒不齊會影響口腔功能的正常發揮,如咀嚼、發音、吞咽、呼吸等功能;第二,會影響牙周組織健康及口腔衛生;第三,會影響面部生長發育和面部形象;最後,錯位的牙齒、變形的面容、吐字不清很有可能讓孩子陷入自卑之中,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到底矯正什麼時候比較好,是不是等孩子長大了再做也不遲?宋光泰教授表示,其實孩子的牙齒畸形應該及早糾正。他介紹說,關于牙齒不齊(錯合畸形)矯治的最佳年齡,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不同的畸形,矯正的最佳時間是不一樣的。
對于反合(地包天),因為它能限制上颌骨向前發育,又能影響下颌向後的運動,應盡早矯治。現在一般主張,乳牙期的反合也應矯治。
牙齒擁擠錯位等畸形,最好在牙齒替換完畢時 (大約12歲左右)開始矯治。
有的孩子習慣性地咬鉛筆、咬嘴唇、吐舌、吸吮手指,造成牙齒開合或前突;有的習慣用單側牙齒咀嚼,造成一側牙齒反合或鎖合;還有的孩子不用鼻子呼吸,而用嘴巴呼吸,造成牙弓狹窄。對這種不良習慣造成的畸形,當然應盡早矯治,盡早去除孩子的不良習慣。

專家發言

家長,要讓孩子遠離牙外傷

這些年來,因磕傷門牙等牙外傷到醫院就診的學生激增。這些學生以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生居多,男孩占絕大多數,受傷的原因多是在足球、籃球時發生磕碰,或是在跑跳攀爬和玩滑闆時摔傷。牙齒不同于别的器官。牙齒一旦受外力挫傷、斷裂,就永遠無法複原。
宋光泰教授建議,孩子們做運動時應配戴“運動護齒器”。目前,運動護齒器在歐美已非常流行,8858ccl8利官网也可以訂制個性化的運動護齒器。宋教授介紹,一般在運動商店或商場内購買的成品護齒器與牙齒不夠貼合,戴上會有較強的不适感。制作個性化護齒器時,醫生會将樹脂膜片放在配戴者的牙齒模型上,通過熱壓膜機加熱加壓而成,以使每個人的護齒器單獨成形,完全适合個人配戴,戴上後不會晃動,不影響呼吸,也不會特别影響說話。

支招:如何處理牙外傷

遇到牙外傷,一定要注意處理方式。如果牙齒完全脫落,第一時間應找回碰掉的牙齒,有條件的可用清水沖洗幹淨,并立即将脫落牙塞入原來牙窩中,或放在口腔舌下的唾液中,也可放入牛奶或生理鹽水中。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牙齒表面細胞的活力,因為牙齒完全脫離牙槽窩後,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幹燥的環境使牙根面的牙周膜細胞壞死。
由于小孩子的恒牙根尖孔還未閉合,如果脫落的牙齒沒有受到污染,在30分鐘内植回牙槽窩,成活率很好,超過90分鐘,成功率則大大降低。
另外,當意外傷發生時,如果牙齒脫落,隻要牙齒完好,即使牙冠有些缺損,都是可以做牙齒再植術的。所以,遇到牙齒外傷脫落,最好找到牙齒,将牙齒撿回來找專科醫生再植。即使牙冠已折斷,留下牙根,其牙根也不能輕易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