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凝聚,愛國同心” ——港澳台學生赴盤龍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曆史教育活動
為深入貫徹新時代文化建設,強化文化交流與傳承工作,堅定文化自信,我院于11月9日,組織港澳台學生及學生骨幹等20餘人,前往湖北省武漢市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展開了一場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本次活動使學生們得以近距離領略古代文明的獨特魅力,并通過親身實踐,進一步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在盤龍城考古遺址公園的博物館内,學生們跟随着講解員,對盤龍城遺址的曆史背景、考古發現以及城址居民的生活方式有了深入的了解。通過觀察一件件精緻的文物,學生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輝煌的時代,深刻體會到了古代文明的深邃與博大。博物館内的每一件文物都承載着豐富的曆史信息,從陶器、青銅器到玉器,每一件展品都經曆了時間的考驗,卻依舊散發着迷人的光輝。學生們在每一件展品前駐足,仔細觀察,認真聆聽講解員的解說,仿佛能夠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此次參觀不僅使學生們增長了知識,更激發了他們對曆史的興趣和對古代文明的敬意。
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體驗環節中,學生們積極參與并運用了“掐絲琺琅”這一古老的傳統技藝。他們巧妙地将盤龍城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元素融入自己的創作中,精心制作出一件件富有創意和文化内涵的精美産品。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們不僅親身體驗到了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還深刻感受到了其精湛的工藝和豐富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這種體驗使學生們對3500年前盤龍城先民的藝術審美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了古代文明的智慧和創造力。
随後,學生們進行了文物修複體驗活動,他們嘗試着對破損的文物進行修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到了關于文物修複的基本知識和實用技能,更深刻體會到了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他們意識到,每一件文物都是曆史的見證,修複工作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藝,還需要極大的耐心和責任心。
學生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本次活動讓他們更加堅定了作為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懷。香港籍本科生孫琳說:“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活動,我們跟着盤龍城初代考古人藍蔚先生等人調查的足迹,随着陳列的陶瓦碎片、館藏文物,考究了盤龍城的發現過程,并見證了這座長江流域的第一座商代古城、武漢城市文明的源頭 。同時還親身體驗了掐絲琺琅和文物修複,沉浸式地當了半天考古員,體驗感滿滿!”研究生學生骨幹喬婧怡也表示:“盤龍城之行不僅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和國情曆史教育,還讓我親身體驗了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通過講解員的生動講述,我感受到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的輝煌故事。通過體驗文物修複和非遺掐絲琺琅活動,我深刻體會到了工作人員在發掘曆史、傳承文明過程中的艱辛與不易。”至此,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作者:學工辦 胡涵情
供圖:學工辦
編輯:李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