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口腔援滬醫療隊感控員何紅:安全感控,保駕護航
“轉眼,來上海20天了,這次來上海與其說是支援,倒不如說是學習。”何紅說,吳玲領隊當初考慮到她在科室負責院感管理工作,特意安排她在方艙院感組。“當時内心有阻抗、不舍和同事分開,和吳老師溝通交流以後,顧大局,明确工作方向,認識到院感是方艙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何紅說:“在一線,感控護士就是打掃‘戰場’,聽着也許微不足道,但我卻覺得它的擔子很重,初期我們在現有的條件下對穿脫間進行改造;在感控組老師的指導下,感控組長的帶領下,認真梳理感控流程,工作環境一步步改善,工作流程一步步優化,制度一點點的完善。”
進入方艙醫院人員,除了醫務人員,還有公安、保安、保潔。作為一名感控護士,她的職責就是嚴格檢查醫務人員穿脫防護服的流程。“每個隊員在進入方艙醫院工作之前,都要監督他們穿防護服,從口罩氣密性,防護服有無破損,護目鏡或面屏有無佩戴好等方面逐一檢查,确保無誤,因為這是我們抵禦病毒最有效的屏障。”
何紅介紹,一個班上完後,大家錯峰出艙,所有人出艙時都按一脫間、二脫間、清潔區等四個順序出艙。出艙人員在一脫間進行的是脫面屏,外層手套,靴套,防護服等操作。為了減少職業暴露,因此,一、二脫間的消殺工作是極為關鍵的。環境、物體表面、地面的清潔消毒,醫療廢物的收集,每一個門把手、開關、水龍頭的擦拭消毒,每一桶消毒液的配置、濃度測試,都離不開感控護士。隻有做好消殺工作,才能降低醫務工作者被感染的風險,讓沖鋒陷陣的他們無後顧之憂。
4月19日,從中午12點到下午4點,武大口腔援滬醫療隊由原來管理的W2艙全部轉運至W3艙,整個轉運過程結束後,W2艙進行全面的清潔及消殺工作。“當天來消殺的工作人員及工勤人員有大幾十号人,他們都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對于規範的洗手、脫防護服方法,大家掌握得還不夠到位。有的人脫防護服、面屏操作不規範,需要動手協助他們,中間還要不停地洗手,脫防護服是重點,每一個步驟叮囑他們一定要慢,動作輕柔,洗手時間要達到,動作要标準,手不要碰到防護服裡面......”何紅說,身體在滿是消毒水味兒的密閉環境和密閉的防護服裡持續兩個多小時,直到下一班來接班的時候,她已感覺筋疲力竭,口幹舌燥,腰痛的已經直不起,當時,還有同事開玩笑說回去後貼塊膏藥和杯冰可樂就好了。
何紅談到,除了我們每位感控護士的監督,我們的感控組老師也會每天都在監控下看每一位隊員的穿脫,每天都會在群裡發每班院感工作反饋,每日工作巡查報告,每晚院感組所有成員會參加雷打不動的視頻會議,讨論每日發生的問題及改進措施。這些看起來仿佛微不足道的事情,卻決定着一個方艙醫院是否能安全運行,所有工作人員是否能達到“零感染”目标。
她說:“20天的進艙我們已越來越适應現在的生活,工作也越來越得心應手,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勇敢逆行的天使,我相信疫情終将會過去,我們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來!”